藝術論壇藝術文化 產業動態新聞活動 → 檢視評論

帖子評論信息
評論主題: 當年輕人得了“懶癌”
評論對像: FDGTR | 2024/3/18 上午 05:07:24
評論言論:

「你這個就是癌,趕緊準備手術吧。」仔細看過甲狀腺彩超報告後,醫生抬頭對坐在對面的杜關關說。

  這句話像一顆丟進杜關關腦中的小型炸彈,直到她離開診間回到候診區坐了許久,她依然覺得耳旁嗡嗡作響。「怎麼會是癌症呢?我才34歲,不應該啊!」和影視劇裡的場景一樣,當時,杜關關的心裡只有這一個念頭反覆閃過。

  醫生給杜關關「宣判」的甲狀腺癌是近年來在全球發病率均快速增長的疾病。近期發表在《國家癌症中心雜誌》的相關文章顯示,2022年我國惡性腫瘤新發病例中,甲狀腺癌以46.61萬例位居第三。此外,有數據顯示,甲狀腺癌在20~40歲的年輕族群中發生率較高,其中女性發生率又明顯高於男性。

  相較於絕大多數癌症,甲狀腺癌預後相對良好,經及時治療,患者5年存活率超過90%。因此,它也被戲稱為“懶癌”或“幸春藥用法 春藥是什麼 春藥使用方法 有效春藥 購買春藥 春藥哪裡買 春藥能給你帶來什麼 春藥用法 春藥製作 使用春藥感覺 春藥推薦 春藥原理 春藥使用案例 春藥心得 春藥效果

福癌”。

  然而,戲稱再美也是癌症。當正賓士在快車道上的年輕人遇到甲狀腺癌,失去整個或部分器官只是開始。在此後很長的時間裡,他們還要從行為、心理等各方面來應對這次身體的「警告」。

  「懶癌」是什麼癌

  冷靜下來後,抱著僥倖心理,杜關關換了一家在當地甲狀腺外科更權威的醫院問診。這次,醫生沒有根據彩超報告直接下結論,而是讓她做穿刺術進行診斷。

  那天下午,手術室外排隊等待穿刺的患者很多。同病相憐,大家很快就聊了起來。杜關關發現,跟自己一樣,很多病友是85、90後,而且不少人甲狀腺最初的異常也是出現了結節。

  早在2019年體檢時,杜關關就被告知自己有甲狀腺結節。雖然體檢醫師強烈建議她去醫院專科複診,但向來「心大」的杜關關並沒有當一回事,「當代人誰還沒結節」。此後受新冠疫情影響,她連續兩年沒有體檢,直到2021年下半年時和丈夫準備要孩子,才想起去醫院「看看甲狀腺」。

  「當時彩超結果顯示,結節比幾年前增大了近3毫米,被分為4A級。」杜關關回憶。所謂“4A級”,即結節有惡性可能,但傾向於良性。醫生建議杜關關兩個月後再複查,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本有些緊張的她又把這事拋在了腦後,「說到底,是一種逃避心理,不想去面對小概率事件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

  那時候,杜關關身邊有甲狀腺結節的朋友並不少,有人選擇吃中藥,有人調整飲食,有人乾脆什麼都不做,偏偏願意做穿刺術定性的人極少。杜關關甚至聽過這樣的說法:甲狀腺癌是“懶癌”,即使結節是惡性的,也可能多年不發展,做穿刺術反而可能把癌細胞“穿飛”。

  在甲狀腺外科,這是春藥用法 春藥是什麼 春藥使用方法 有效春藥 購買春藥 春藥哪裡買 春藥能給你帶來什麼 春藥用法 春藥製作 使用春藥感覺 春藥推薦 春藥原理 春藥使用案例 春藥心得 春藥效果

部分患者典型的極端心態。事實上,甲狀腺癌依照病理類型有多種分類,其中只有乳突癌具有轉移、侵犯速度較慢的特點,其他類型的甲狀腺癌則不能稱為「懶癌」。而且,即使在甲狀腺癌中佔絕大多數的乳頭狀癌,也有擴散的機率,不能放任不管。

  還有一部分病人則因為罹癌走到了另一個極端。5年前,40歲出頭的薑莉拿到惡性穿刺結果時,覺得天都塌了。在此之前一個月,她的丈夫剛確診了肺癌,姜莉從小就特別怕死,「那會兒我一門心思覺得我們倆都要死了」。

  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姜莉怕死,又覺得自己「死不起」。於是,很長一段時間裡,她只要一個人待著就會胡思亂想,想著想著心臟都會跟著「抽搐」。夜裡好不容易睡著了又會莫名驚醒,然後就要在床頭枯坐許久。

  「我正在備孕,可以生了孩子再治病嗎?」早在第一家醫院就診時,聽到要手術,震驚之餘,杜關關竟然還和醫生打起了商量。

  這個想法立刻被明確否決了。醫生告訴她,懷孕期間人體內荷爾蒙會劇烈波動,受此刺激,到時候杜關掉的可能不是一個器官,而是一大一小兩條生命。

  那一刻,「心大」的杜關關第一次感到「生死」原來離自己這麼近。她意識到,如果罹癌,自己一直以來按部就班、清晰規劃的人生就要被打亂節奏了。

  穿刺結果沒能為杜關關帶來期待的「反轉」:她的病情已發展到必須將雙側甲狀腺全部切除的程度。


反對方

支持方

反對方人數(0
支持方人數(0

中立方

中立方人數(0

自訂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