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藝術論壇 /

藝術文化 藝文論壇 藝術論壇 免費藝術社群 歷史最優久的華人藝術網 台灣藝術 大陸藝術 華人藝術 海棠藝術 藝術 油畫 水彩 陶藝 雕塑 書畫 金石 攝影 藝術 多媒體 世界名畫 複製畫 雕塑 賀卡 石版畫 版畫 藝術愛好者訂購藝術商品的最佳管道 藝術產業者宣傳服務的最佳媒體 藝術創作者展現作品風格的最佳舞台 台灣藝術網 海棠
共1 條記錄, 每頁顯示 10 條, 頁簽: [1]
[瀏覽完整版]

標題:情緒與情緒:新一代音樂人的開啟方式2

1樓
FDGTR 發表於:2024/4/26 上午 01:51:50

 更關注與喜愛說唱的一代

  《中文饒舌音樂報告(2022)》指出,出生於2000年及之後的00後音樂人佔比已超過四分之三,中文饒舌音樂迎來更為年輕化、更具創造力和想像力的一代。不可否認,當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關注並喜愛饒舌音樂,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新饒舌》《饒舌新一代》《少年饒舌計畫》《黑怕女孩》等垂類節目持續火爆的原因。

  「饒舌」是嘻哈音樂的具體承載方式,帶有強烈的符號所指,集中體現於對反叛精神和參與文化的表徵。這與年輕人的內心渴求心照不宣,尤其是流行於說唱圈的標誌性話語“keep real”,正是年輕一代對個體個性、真實性和獨特性的強調,他們渴望通過說唱的方式表達多元的觀點,尋求同類圈層,獲取身分認同。

  從近年來成功破圈的饒舌作品來看,Z世代對於「real」的表達與表現已然向著深度、廣度和厚度精進,從一開始局限個體內心情感和慾望世界,逐漸成長為跳脫個體反叛,具有人文關懷的新生代「時評人」。無論是夏之禹的《We We》、陳近南的《來自世界的惡意》或是於貞的《她春藥 春藥網 媚藥 催情藥 迷藥 東京春藥網 春藥用法 春藥是什麼 春藥使用方法 有效春藥 購買春藥 春藥哪裡買 春藥能給你帶來什麼 春藥用法 春藥製作 使用春藥感覺 春藥推薦 春藥原理 春藥使用案例 春藥心得 春藥效果

和她和她》,都不約而同地將創作內容結合重要關切的社會議題,用隱喻或白描的手法反映社會現狀,豐厚了饒舌藝術的邊界與內涵。

  饒舌音樂流行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它帶來的參與式文化。儘管從樂理層面來說,饒舌音樂仍然有著一定的藝術標準,例如吐字技巧、彈舌技巧、對節奏的精準控制等,但總體而言,饒舌音樂的門檻是友好的,其直白有力的歌詞、節奏感鮮明的曲調,能為大眾帶來沉浸式的參與感。高品質的饒舌作品幾乎都以故事性、場景化的歌詞取勝,表演者利用角色扮演式的對白或第一人稱的視角直抒胸臆,有效消除了流行音樂咬字中的歧義,讓受眾更為直觀地了解和體會創作者的想法。同時,層層遞進的敘事結構引領受眾進入歌曲所表達的具體情境之中,從而勾起相似性回憶,引發共鳴。而串流平台的分享與傳播又不斷拓展交流場域。

  除了受眾的廣泛參與之外,饒舌音樂也為多種藝術樣式提供了參與空間,使得Z世代音樂人能夠在多種風格、流派之間嘗試跨界合作,例如土生土長的杭州小夥鐘祺,致力於對方言文化的保護,用吳語演唱的《Love Paradise》被杭州亞運會官方微博轉發點贊;《青年派計劃》中,沈川綺將說唱與美聲創新式融合,配合音樂風格親自動手設計妝造,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具有哥德風的異次元舞台;二次元少女周君怡跳脫日常拾音技巧,將易拉罐、廢舊鐵皮等生活中的不起眼物品融入進編曲,既是對音樂創作理念的革新,又是日常生活美學化的豐富實踐。這些奇妙大膽的融合為饒舌音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證明了饒舌文化的與時俱進。

  氛圍感與無力感的較量

  由於Z世代自小受到全球化的影響,他們更加追求獨立自主,不輕易隨波逐流,也不停留於對某個固有流派的痴迷,而是擅長運用自我的感知力、創造力探索音樂的多樣性,凸顯小眾意識,這使得他們特別注重音樂的氛圍感營造。

  氛圍感起源於70年代歐美藝術家的實驗音樂Ambient(氛圍音樂),屬於電子音樂的分支,不受詞曲束縛。音樂人可憑藉電子合成器對多種聲波結構進行變換組合,從而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這在Z世代音樂人作品中較為常見。例如竇靖童、王源、李浩宇,他們的音樂作品包含大量的電子元素,強調個人思緒的呢喃和抽象情感的抒發,作品乖乖水 聽話水 失憶水日本春藥 日本性奮劑 FM2 瀰漫之夜 DDK迷姦粉 金蒼蠅迷情液 一滴銷魂催情水 卡宴催情水 日本淑女剋星精華素 春藥口香糖 迷情水 液態春藥 粉狀春藥

整體呈現出迷幻、慵懶的氣息。但同時,也暴露出特效音使用頻繁、歌詞空洞乏力、流於形式堆砌等不足。以中國新生代電音製作人代表Panta.Q為例,其作品注重情緒的釋放和旋律的抓耳,游弋在另類與流行中間,凸顯出強烈的個人風格,配之精心設計的動作、神態、造型,有助於舞台迷幻、性感的氛圍營造。但就歌曲本身而言,歌詞蒼白無力,過於關注聲音呈現的效果,削弱了音樂的本真性,缺乏深度與文學色彩的詞曲使作品容易流於形式化,降低整體藝術水準。

  因此,我們一方面鼓勵Z世代音樂人的大膽創新,讚賞他們敢為人先的創作精神,另一方面也需提醒他們注重藝術本真性與氛圍感營造之間的平衡,避免作品的無病呻吟。期待他們為華語樂壇留下一行精彩的詩篇。

共1 條記錄, 每頁顯示 10 條, 頁簽: [1]

arts 回到首頁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1.1
Processed in 0.1250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