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藝術論壇 /

藝術文化 藝文論壇 藝術論壇 免費藝術社群 歷史最優久的華人藝術網 台灣藝術 大陸藝術 華人藝術 海棠藝術 藝術 油畫 水彩 陶藝 雕塑 書畫 金石 攝影 藝術 多媒體 世界名畫 複製畫 雕塑 賀卡 石版畫 版畫 藝術愛好者訂購藝術商品的最佳管道 藝術產業者宣傳服務的最佳媒體 藝術創作者展現作品風格的最佳舞台 台灣藝術網 海棠
共1 條記錄, 每頁顯示 10 條, 頁簽: [1]
[瀏覽完整版]

標題:騰格爾:「百變萌叔」也有流量困惑

1樓
FDGTR 發表於:2024/4/28 上午 05:21:14

年逾六旬在樂壇浸淫大半生的歌唱家騰格爾近來陷入了困惑。

  事情得從他日前發布的新歌《下馬拜草原》說起。 「那真是一首很好的歌。」創作中,騰格爾調動了自己最好的狀態,對作品的品質充滿信心。

  作品發布後,他興沖沖地把歌曲的MV發到微博上,結果只有99個轉發、86條評論。而他轉發的王俊凱模仿他唱《醜八怪》的視頻,卻有1.9萬個轉發、2萬條評論。

  面對反差如此之大的流量對比,騰格爾有些自嘲地說:“我憑藉自己專業的音樂素養,已經無法推測哪些歌能火,哪些歌火不了。”

  騰格爾也曾是「流量大咖」。 「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我愛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一曲高亢、深沉、蒼勁有力的《天堂》讓他吸粉無數。時至今日,每當耳邊響起這首歌的旋律,許多人腦海中仍會浮現出騰格爾演唱《天堂》時沉醉的樣子。

  其實,歌唱並非騰格爾原本的專業,跳舞才是。當年,藝校到牧區招人,要求學生會說蒙語,還要長得漂亮,一眼就相中了身材高挑的騰格爾。不過那時他既不會唱歌,也不會樂器,更不會跳舞。

  誤打誤撞學起了舞蹈專業,每天早上5點起床練功,壓腿下腰。沒幾天騰格爾就堅持不住了,改學三弦演奏。三年時間,他把三弦學通了,還留校當了三弦教師。

  由舞蹈到三弦,算是騰格爾第一次「跨界」。在此後的人生中,他在不同舞台上不斷轉換角色,似乎要將「跨界」進行到底。

  三弦教師沒當多久,騰格爾又到天津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在學校屈臣氏藥房 屈臣氏藥房臺北店 壯陽藥 持久液 春藥 媚藥 性藥 增大丸 犀利士 威而鋼 屈臣氏藥房 屈臣氏藥房臺北店 壯陽藥 持久液 春藥 媚藥 性藥 增大丸 犀利士 威而鋼 樂威壯 催情藥 迷藥 威而鋼 樂威壯 日本藤素 印度卡其丸期間,他自己作詞、作曲創作出《蒙古人》,賺了1000塊的稿費。 1986年,在東方歌舞團主辦的第一屆「孔雀盃」青年歌手大賽上,騰格爾演唱了《蒙古人》。不過,歌紅了,人卻沒紅。一次在火車上,騰格爾睡著了,被身邊的人叫醒,那人興奮地問:「你是不是唱《蒙古人》的那個人?」騰格爾答是,那人更激動了:「我想起來了,你叫巴特爾!」騰格爾當場石化。此後,他在謝飛的電影《黑駿馬》中飾演男一號,又在《雙城計中計》《飛馳人生》《大贏家》等電影中飾演不同角色。

  很多人說2013年是騰格爾的一個分水嶺,是「放飛自我」的開始。那年他寫了首叫《桃花源》的歌,還錄了MV。 《桃花源》火了,很多人將其與《愛情買賣》《法海你不懂愛》並稱為“三大神曲”。

  但質疑聲也隨之而來。有人問騰格爾:“為什麼改變風格,是不是要迎合大眾?是不是要顛覆自己?是不是在解構藝術?是不是自甘墮落?”

  面對這些問題,騰格爾顯得很無奈,感覺自己像是「豬八戒進了盤絲洞」。 「我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想的,我創作時動機很單純,有想法就寫下來。」當時,騰格爾去重慶旅遊,去了個叫桃花源的景區,感覺不錯,回來就寫了,「根本沒想過作品能怎麼樣,更沒想過要解構什麼、顛覆什麼」。

  藝術創作很多時候是一種無意識的衝動表達,但結果可能「無心插柳柳成蔭」。騰格爾寫《天堂》也是這樣。 《天堂》火了後,大量報道和評論紛紛湧來,有的說作品表達了騰格爾對草原故土和親人的思念,有的說作品是對環保的呼喚,體現了作者的環保理念。 「我當時真沒想那麼多,就是為了寫一首好聽的歌。」後來媒體記者在採訪中總會問“你是不是要表達這個主題,是不是要表達那個思想”,騰格爾一琢磨也是那麼回事,就回答「嗯,是吧」。

  過去幾年,騰格爾成功跨界成為「綜藝咖」。參加綜藝節目,最初他還能唱自己的歌,但後來節目組為了節目效果,讓歌手們翻唱彼此的歌。騰格爾第一次翻唱的是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在那之前,他甚至不知道張韶涵是誰,選擇這首歌,只不過覺得作品簡單。

  隨著「硬核翻唱」之路越走越順,騰格爾得了個「樂壇薩諾斯」的詢號,粉絲給他建個人網頁、設微博超話,還跑去機場舉橫幅接機,一系列“飯圈操作”,陣容絲毫不輸流量明星。一想就硬 保羅v8 印度學名藥 viagra 德國必邦 德國黑螞蟻生精片 汗馬糖 必利吉 雙效威而鋼 韓國霸龍參 韓國奇力片 奇力片 催情噴霧 迷情噴霧 迷情水 液體春藥 粉狀春藥

騰格爾成功“放飛自我”,在網生代受眾的記憶裡,那個唱《天堂》的老藝術家已經被綜藝舞台上的“百變萌叔”所取代。

  很多老歌迷在微博上開罵,說騰格爾迷失了自我,掉進了流量和金錢的陷阱裡。 「剛開始我挺難過,有罪惡感,覺得讓歌迷失望了,後來慢慢看淡了,因為我心裡清楚,上綜藝只是維持生活的方式,而不是生活的全部。」騰格爾平靜地說。

  其實,騰格爾一直堅持創作,只不過年輕觀眾對此似乎並不關心,只緊盯著他「百變萌叔」的形象。如同有評論所言,一方面他翻唱別人的歌曲,享受流量帶來的紅利;另一方面他自己推出的新歌,被流量沖刷、過濾,最終淹沒在網絡浪潮中。騰格爾陷入了被流量裹挾的兩難境地,但遭遇這種尷尬的何止他一人?

  騰格爾一開始還有些想不通,但如今漸漸釋然了。 「年輕人喜歡在短片平台上聽30秒的歌曲片段,而不願花3分鐘去聽一首完整的歌,這就是現實。社會在發展,人們的美學也在變化,網路時代,人們喜歡短片這樣的東西是很自然的事。

共1 條記錄, 每頁顯示 10 條, 頁簽: [1]

arts 回到首頁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1.1
Processed in 0.218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