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藝術論壇 /
展期:2012.12.15∼2013.1.12 11:00-19:00
開幕酒會:2012.12.15(Sat.) 17:00-18:30
展覽地點:大趨勢畫廊 承德路展場
線與面可以形構怎樣的地景畫面,關於海島的模樣,依舊和記憶裡一樣,於地景顯影的強勢文化,隨時間層層變化。把思想還給社會,把生活還給當下。線與面分割畫面,明彩度區別空間,於網版印畫上的海島形狀,透露了怎樣的地景對話,
「海島風情畫─2012郭弘坤個展」,線面排列形塑空間,建物與日光指涉鄉間,無機的色彩顏料,有機的文化對照,藝術家郭弘坤以實地寫生創作,網版印畫出屬於臺灣獨有的海島建築,原生與殖民,傳統與現代,功能與地方風俗。關於海島生活,不斷演進的群像地容,不僅是時代遞進的筆記,更是文化的重要標記,恰如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1901-1991)提及,城市的建築具有表徵空間的作用和意義,也就是建築是城市布局的具體化表現,決定了空間的發展模式,使空間更適合生活與居住,這種人們力求改變空間的功能與意義是一種日常生活的藝術,塑造社會空間的結構面貌。
郭弘坤,1967年出生於臺北市,1996年義大利國立羅馬藝術學院畢業,2000年回台生活創作。探究海島文化的郭弘坤,觀察海島機動性變革,描繪海島多元的樣貌,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掘那些視而不見的美與價值。此次個展系列作品,於建築的輪廓,速寫海島的風情,畫面上刻意去除的筆觸肌理,造就同理情感的缺席,仿若僅有地平線指出遠近的差異,推演其中可能的涵義,試圖建立觀者與藝術家之間的關係,如巴瑞歐(Nicolas Bourriaud,1965-)在「關係美學」中指出,藝術作品不只是再現空間文化,而是對人類之間的互動和社會脈絡加以關注,展現其美學、文化、政治目的及其社會性,形塑一個具有社會性的模型或場域,並藉以傳遞社會現實,允許觀者一同建立,不受外部資本主義與消費邏輯控制的生產領域,以逃離商品價值,進而尋求消費之外的連繫。線面與建築、畫面與地景的社會學,郭弘坤探究的海島文化交融塑形,擺脫錯綜的歷史雛形,回歸生活純粹的文化意義,從高空佐日光一起,瞥見海島美的心定義。